Jump to the main content block

附設幼兒園歷史

台東縣鹿野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簡介

 

壹、沿革

 

本校根據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七四、十、七74教四字第0九00三函及臺東縣政府七四、十、廿三日府教國字第七四八三七號函,核準開辦,名為「台東縣鹿野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園主任由鄭興進校長兼任,聘魏瑤池為專 老師。
民國75年鄭興進校長奉調新生國小,由林珠鵬校長接任園主任。
民國76魏瑤池 老師調至海端,由 孫明孝 老師接任。
民國86年增加一名老師由 詹麗玲 老師調入。
民國87詹麗玲 老師調出,由 何映虹 老師接任。
民國101孫明孝 老師榮退,同年八月因推動幼托整合,幼稚園更名為幼兒園。幼兒園人事更動為教保服務人員,由 何映虹 老師擔任園主任,教保員為王敬萱。

 

貳、本園幼兒教育目標

 

一、     維護幼兒身心健康。

 

二、     養成幼兒良好習慣。

 

三、     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四、     增進幼兒倫理觀念。

 

五、     培養幼兒合群習性。

 

六、     拓展幼兒美感經驗。

 

七、     發展幼兒創意思維。

 

八、     建構幼兒文化認同。

 

九、     啟發幼兒關懷環境。

 

參、幼兒園幼教經營理念

 

一、     規畫改善幼兒園學習環境,充實教學設備,建立教師專業地位,營造溫馨的學習氣氛,推展精緻化幼兒教育。

 

二、     加強親師合作,推展親職教育,重視人文藝術教育,提供給與幼兒更人性化的照顧,讓幼兒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三、      培養幼兒獨立自主,面對問題,解決困難的能力。重視幼兒學習歷程,將其學習歷程製作幼兒學習檔案。

 

肆、本園幼教發展目標

 

一、     規劃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學習活動,強化生活教育及增進幼兒學習適應的能力。促進幼兒習慣團體生活。

 

二、     營造快樂的學習環境,奠定幼兒情意教育的基礎,培養幼兒主動學習、探索觀察的態度,創造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以生活教育為主,規劃適性課程統整新課綱六大課程領域。

 

伍、教學特色

 

依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做統整主題課程規劃:

 

一、      統整六大領域,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     語文教學:以字卡配對遊戲,及故事角色扮演,以達到學習的目的。

 

三、     身體動作教學:每日提供戶外活動時間,滿足其大肌肉的運動,在運動 過後更換衣褲並做靜息。

 

四、     美感教學:提供韻律、音樂欣賞、藝術家介紹及相關藝術體驗,陶冶幼兒美的感受,培養幼兒欣賞能力,奠定藝術美感教育基礎。

 

五、     認知教學:透過實驗,戶外活動培養幼兒敏銳觀察力,思考力,推理及判斷力。

 

六、     佈置與善用學習區:依課程需要適才適性之充份發展,在課餘課後的時間,讓幼兒至各學習區自由活動。

 

七、      實施親職教育:親師間隨時以電話聯繫,並邀請家長參予學校重大活動。

 

 

陸、幼兒園生活教育培養

 

一、     提供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學習活動,推展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強化生活教育及增進幼兒學習適應的能力。促進幼兒習慣團體生活,讓幼兒喜愛學校,高興上學。

 

二、     營造快樂的學習環境,奠定幼兒情意教育的基礎,養成幼兒主動學習的態度,創造思考的能力及擁有自己發展的空間,讓幼兒快快樂樂的學習。

 

三、     將新課綱六大領域課程領域融入生活教育。

 

四、     加強幼兒生活禮儀,謝謝對不起、說話輕聲細語等。

 

五、     宣導視力、牙齒保健,教導正確飲食、衛生習慣。

 

 

柒、幼兒戶外遊戲時間及遊戲器材使用

 

l  本班戶外遊戲器材分為固定型與活動型:

 

l  固定型:複合式遊樂器材(攀爬架、溜滑梯)等。

 

l  本園遊戲場有三棵茄冬樹,幼兒喜歡撿拾落葉、果實在隱密處(滑梯下的安全空間),玩扮家家。

 

l  活動型:呼啦圈、跳繩、球、大龍球、三輪車、踩踏筒等。

 

 

捌、繪本共讀

 

為培養幼兒從小有閱讀的好習慣,並增加語文與溝通的能力,教師安排繪本共讀活動,帶領幼兒學習欣賞、表達與感受情節的變化;同時也安排借閱幼園書籍活動,每星期五借閱繪本回家,期待愛書的小孩能在故事裡,盡情想像與飛翔。

 

玖、親職教育

 

一、    配合國小共同舉辦班親會、村校聯合運動會、歲末聯歡晚會等;以期更易雙向溝通教學理念。

 

二、    運用電話聯繫或家庭聯絡簿和家長溝通,並深入了解幼兒在園內與家中的情形,使家庭與學校能更密切配合。

 

三、    親子教養分享欄:蒐集有關親職教育資料置於公佈欄,提供家長正確的教養觀念。